西凤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特产。此酒属复合香型大曲白酒,“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且诸味谐调,酒液清沏透明,甘润挺爽,有水果香,回味舒畅,以其风味独特跻身于名酒之林,驰名中外。西凤酒古称秦酒、柳林酒,是产于凤酒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的地方传统名酒,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
西凤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相传凤翔县酿酒业始于周秦,盛于唐宋。因凤翔古名雍城,是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从周初以来是民间传说产凤凰公投酒于河的典故。据《凤翔府志》记载,在公元前600多年的秦穆公时期,凤翔就已有美酒佳酿。当地出土的文物中,有属于周朝和战国时期的酒器,说明当时饮酒风气的盛行和酿酒业的发达。唐贞观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此地,曾以“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赞美西凤酒。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任职时就留下了“花开酒美喝不醉”的诗句。曾有“东湖柳,柳林酒,妇人手”被称为凤翔三绝。
西凤酒的特点是:酒液无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润、细致,入口甜润、醇厚、丰满,有水果香,尾净味长,为喜饮烈性酒者所钟爱。西凤酒具有“凤型”酒的独特风格,清而不淡,浓而不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位协调、尾净悠长”和“不上头、不干喉、回味愉快”的独特风格被世人称颂。它把清香型和浓香型二者之优点融为一体,香与味、头与尾和调一致,属于复合香型的大曲白酒。
西凤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所辖行政区域,东径107°16′36″—19′58″,北纬34°32′14″—33′43″。该区域位于凤翔县北山前洪积扇裙部位,海拔约830米,黄土覆盖层厚度百余米,土质属黄绵土类中的塿土,适宜于做发酵池和农作物生长。这一区域四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形成了特有的微生物群落,为西凤酒酿造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无霜期207天,适宜酿酒粮食生长,境内有雍水河等25条河流,保证了酿酒水源。黄河流域的地下水,穿越了亿万年沉积的厚厚黄土,从柳林井中汲取,分外甘甜清冽,经分析测定,该水质偏硅酸25.0—29.8毫克/升,锶0.62—1.16毫克/克,此外还含有锂、溴、碘、游离二氧化碳等微量元素和组份,水质清澈透明,口味纯正,所酿之酒,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西凤酒的产地凤翔县柳林镇,水质甘美,有利于制酒曲酶的糖化;土质肥沃,适用于作发酵窖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温带半干旱的气候,为西凤酒提供了优质的酿酒原料,也使这一区域形成了特有的酿造西凤酒所必须的微生物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