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脆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庆市巫山特产。巫山脆李又名巫山大李子,脆李,经考证,种植始于唐宋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巫山脆李果形端庄、质地脆嫩、汁多味香。
巫山脆李营养价值
巫山脆李的营养略低于桃子,含糖、微量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铁、天门冬素、谷酰胺、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成分。每100克脆李的可食部分中,含有能量117.2~221.9千焦,糖8.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25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100--360微克,烟酸0.3毫克,钙6毫克以上,磷12毫克,铁0.3毫克,钾130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另外含有其他矿物质、多种氨基酸、天门冬素以及纤维素等。
巫山脆李形态特征
果实中等,近圆形,纵径3.3cm、横径4cm,平均单果重32.1 g,最大单果重58.9 g,整齐。果柄长1.5cm、粗0.1cm。果顶略凹。果皮底色绿色至绿黄色,皮中等厚,果点明显,果粉厚,白色。果肉浅黄色,肉质致密,纤维少,汁多味香,脆嫩,酸甜适口。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果核小,扁圆形,果实可食率达96.88%以上,几乎无采前裂果和果内流胶,品质上乘。
巫山脆李生长环境
巫山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风貌保存价值的大溪文化遗址和龙骨坡文化遗址,并拥有龙骨坡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等人文内涵。
巫山脆李虽然山地、丘陵、平地均可栽种,但建园仍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壤深厚,透气性良好,且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空气流通、土壤PH值6~8的红砂土最佳,且坡度低于25度的缓坡地或平地建园为好。